全国楼市调控路径图:限购限售后 公证摇号买新房来袭?
中新网北京5月5日电 (记者 程春雨 种卿)自去年“9.30”以来,中国超55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160余次,楼市调控层层加码后进入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的“四限时代”。而4日,上海出台新楼盘需公证摇号方式销售的措施,在分析人士看来,或有其他城市跟进,楼市销售监管上预计有更多措施出台。
资料图:售楼人员向顾客介绍楼盘。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
上海出新规要求新楼盘卖房需公证摇号
上海市住建委近日下发通知,明确要求新开盘商品住房采取由公证机构主持的摇号方式公开销售;严格落实购房实名制;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价外价;开发商、代理以及中介机构等工作人员不得以各种方式炒卖房号,对涉嫌违规的房企,一经查实,一律暂停网签,降低直至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。
据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介绍,摇号选房、买房是一项中国房地产市场潜规则,房企采取这样的销售方式,目的是通过房源销控,制造出房源紧缺、销售火爆的惯用营销策略的伎俩,达到房价上涨的利润最大化目的。
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,上海出台类似政策,很大程度上说明限购下市场相对趋于稳定,但销售环节还存很多打擦边球做法。过去开发商售楼处采取摇号等做法,猫腻太多。在当前住宅供应量没有明显上升情况下,通过公证方式来摇号,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性,最大化保护购房者权益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向中新网(微信公众号:cns2012)记者表示,公证为了避免限价下开发商定向销售,有利于保障普通人购房,代理或者中介不准买自己服务的项目,避免一些暗箱操作。
资料图:购房者在北京亦庄某楼盘进行买房或咨询。
分析称房源库存不足城市或跟进“公证摇号”
谢逸枫表示,上海公证摇号买房的政策,目的是缓解新房与可售房源及开盘销售房源供应不平衡。一定程度上可以暂时性起到控制供需关系矛盾恶化,防止出现疯狂抢房或者深夜排队买房,或者是房企花钱请人或找托排队买房的火爆假象。
从政策影响看,张大伟称,上海这一规定是其他调控政策的补充,直接影响不大、后续应该还有其他调控政策。严跃进也认为,后续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管控预计还会趋严,尤其是销售过程中类似一房多卖、一房多价、私下乱收费等做法的管制。
“对于房源相对不足的城市,如何获得购买权很关键。看似是公平交易,但房企更容易操控房源,导致一种新的购房成本增加。”严跃进说,上海的做法,预计后续其他城市可能会跟进。因为类似房屋交易中的拍卖,只适用司法拍卖房,房地产市场一房一价的限定,使得摇号是最直接有效的管制措施。
谢逸枫指出,南京在3月份就有摇号买房政策不明确成文的规定,眼下南京河西、江北等板块的热销楼盘都基本采取这样的销售方式。他预计短期之内,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等一线、热点二线城市极有可能会跟进实施摇号买房的政策。
资料图:在建商品房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
限贷限购后 近2月已20多城加码实施限售
上海规范商品房预售要求开发商客户数大于可售房源应公证摇号,意味着今年全国楼市调控从“限购”到“限售”,再到目前的进一步升级——公证“摇号”买房。
自去年“9.30”楼市调控开始,今年3月17日,北京发布的楼市调控新政掀起了全国新一轮楼市调控收紧潮。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,2016年9月底以来,全国已有至少55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160余次。
仅在3月份,以北京版“认房认贷”政策出台为标志,粗略统计已有超过40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举措。其中,“认房认贷”政策不仅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天津、厦门、杭州等二线城市也加入到“认房认贷”阵营。到了4月,地方出台调控政策近50次,调控力度和范围不断扩大,调控地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。
而在调控手段上,一些城市开启了限售的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有广州、珠海、惠州、成都、厦门、福州、西安、济南、郑州、青岛、杭州、扬州、常州、长乐、徐水、启东、白沟、东莞、高碑店等逾20个城市启动限售的调控政策。
张大伟表示,这一轮调控与历次调控最大的不同是,首次涉及商住物业。本轮楼市调控的全面升级,从抑制投资投机的角度看,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的“四限时代”。
近期郑州市房管局交易大厅,相比于房价高涨时期,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明显减少。韩章云 摄
“四限时代”多地楼市成交降温
而在密集的调控下,多地楼市成交出现新一轮降温行情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4日发布的一份住宅成交报告显示,4月份,受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667万平方米,环比减少10%,同比减少19%。
严跃进指出,其研究院的报告中受监测的50个城市中,3-4月份,至少有30个城市出台过包括限购在内的各类政策。4月份,这3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832万平方米,环比减少14%,同比减少20%,均超过50个城市的总体成交跌幅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和中原地产5月2日先后发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, 4月楼市成交整体下行,一二线城市均不同程度地下降,三线城市同环比略有增长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4月一线城市环比降幅为30.50%,同比降幅为34.57%;二线城市环比下降16.02%,同比下降35.45%;三线城市成交量环同比双双上涨,幅度分别为9.39%和11.10%。(完)
相关文章
央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 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监管
为进一步规范支付服务市场,防范支付风险,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,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《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。...
韧性强成色足潜力大 专家学者解读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
2020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袭、保护主义抬头、世界经济衰退等严峻考验,中国经济以较高的抗压应变能力,交出了一份举世瞩目的答卷,成为全球唯一...
2020年央企净利润增长2.1% 运行质量重点指标持续改善
2020年,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.3万亿元,同比下降2.2%;累计实现净利润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,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...
商务部:2021年将全面促进消费 着力打通堵点
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。2021年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着力打通堵点,补齐短板,全面促进消费,健全现代流通体系,切实增强消费对...
多个部门释放明确信号,垄断行业改革将迎来新突破
推进铁路行业、油气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,开展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综合试点。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。开放电网设计、施工业务...
亮眼成就提振全球信心——中国经济成绩单引世界瞩目
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。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2.3%。海外观察...
2020年GDP初步核算结果出炉 哪些行业增速领跑?
数据显示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以及金融业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.1%。从增速看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...
发改委:2021年,有能力、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
2020年,我国经济在多重冲击下实现稳定恢复,全年经济增长2.3%,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。2021年,经济稳定恢复态势能否延续?国家发展...
央企实现净利润1.4万亿元:债券零违约 风险基本可控
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、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最近一次对中央企业债务、债券风险的全面排查结果显示,目前中央企业的信用评级情况...
农业农村部:需求增长和成本上升拉动原料奶价格上涨
原料奶涨价了!据农业农村部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数据,2020年5至12月份,全国原料奶价格连续7个月增长,月度均价从5月份的3.57元/公斤增...
2.1%!中央企业2020年全年效益实现正增长
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、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,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,近八成中央...
2020年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.5% 降杠杆目标如期完成
国务院国资委19日公布数据,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.5%,同比下降0.5个百分点,圆满完成“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...
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如期实现
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0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.1%。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...
商务部:推动RCEP尽早生效 更快惠及广大企业
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为开班式作视频致辞时指出,各地、各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,充分认识RCEP的战略意义、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,推动RCEP...
2020年GDP超百万亿比上年增长2.3%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
1月18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“成绩单”。经初步核算,2020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98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...